2025/7/2(三) 關稅倒數!該逃還是追?大而美闖關!馬川紛爭再起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卻有各有各的不幸。就是一個家庭你要陷入不幸,你只要在破產、出軌,或者三觀不合,孩子不孝、觀念衝突裡面呢,隨便找幾個因素湊一下就可以了。那你想讓家庭幸福,諸多因素反而是缺一不可的。所以呢,不幸的家庭就各不相同,就好像醫院裡面掛病號的情況,大家都不太一樣。但幸福的家庭往往來得類似,就好像一個健康的人,他的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必須在同一個範圍。那在投資領域其實也是如此。」
- 「成功往往是眾多條件的齊備的結果,而失敗呢,往往是一個環節出錯,就足以致命了。」
- 「很多人以為自己在投資的,其實是在投機;很多人以為自己在投機的,哎,其實早就是在賭博。」
- 「政治不能只是和理想抗爭,有時候更需要的是對於部分現實的妥協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全球經濟與政策角力下,美股樂觀情緒續創新高,但大而美法案恐擴大貧富差距,並推升薪資通膨。
- 美日關稅談判因日本對稻米保護而卡關;美歐談判因歐盟願接受通用關稅並爭取豁免而進展良好。
- 台灣內需與製造業 PMI 走弱,房市出現鬆動跡象,出口強勁但景氣分化嚴重。
投資建議
- 長期贏家多採長抱、耐心與分散風險,任何環節出錯都可能造成虧損。
- 許多人以為在投資,實則在投機,甚至是在賭博。
- 應從宏觀角度審視能影響 20‒30 年的關鍵指標,以累積長期資產。
- 短期聚焦 07/09 關稅期限,理論上避險情緒應升溫。
- 科技具通縮效應,AI 生產力循環可讓產品長期走低價。
- 建議從庫存週期切入,評估下半年市場的矛盾與副作用。
關稅談判
美日談判
- 談判受阻;川普批日本連美國米都不買,揚言降級優先順位,恐導致日本經濟遭受第一波關稅衝擊。
- 日本稻米自給率:高達 99%,保護約 70 萬農戶,被自民黨視為「聖域」,導致談判幾乎完全卡關。
美歐談判
- 進展順利;歐盟接受 10% 通用關稅作新架構基礎。
- 歐盟爭取藥品、酒類、半導體及商用飛機等關鍵產業豁免,並要求美國重新審視汽車及鋼鋁配額。
- 若川普同意,歐盟談判進度可能超越日本。
- 歐盟讓步力度大,主因 05/03 汽車零組件 25% 關稅與 06/04 鋼鋁 50% 重稅壓力。
- 各國策略:確保本國稅率低於競爭對手。
歐美旅遊趨勢
- 美國人赴歐:07/01 起暑假人潮激增,旅客創新高,超過疫情前水準,加劇當地過度旅遊擔憂。
- 歐洲人赴美:法、英、義、西等國旅美人數持續下滑,僅希臘例外。
- 這可能與美國的關稅政策、移民政策及簽證收緊有關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7/01 ET)
- 道瓊 +0.91% (44,494)、標普 -0.1% (6,198)、納指 -0.82% (20,202)、費半 -0.7% (5,507)
- 美股持續高位震盪。
- 儘管上半年行情波動大,2025 年標普已五度創高,凸顯市場樂觀情緒,但單純樂觀情緒不能保證股價會持續創高,投資者應保持懷疑。
經濟數據
- 6 月標普製造業 PMI:從 52 → 52.9,高於市場預期 52,三年高點。
- PMI 作為領先指標,反映經理人未來幾個月採購意願增加。
- ISM 製造業指數:從 48.5 → 49,為 2 月來高點。
- 6 月製造業:出現強勁反彈,市場樂觀情緒與 PMI 創新高,反映短期需求回升與企業信心改善,這波反彈可能與關稅壓力下的提前囤貨有關。
- 5 月耐久財訂單:+16.4%,波音商用機訂單貢獻最大。
- 運輸設備訂單 +48%,商用飛機訂單 +230%
- 卡達對美國經濟貢獻強勁,反映地緣政治推動的政治紅利,與內部消費無太大關係。
大而美法案
- 參議院在 24 小時不間斷會議後,險勝通過此法案,范斯投下關鍵票,法案將返眾院微調,1-2 週內通過機率高。
- 財政影響:
- 內容擬削減 4.5 兆美元稅收,並透過削減醫療補助 (Medicaid),及糧食補助券等社會福利支出來抵消。
- 這將導致低收入戶稅後所得減少約 2.3%,而最富有的 1% 家庭財富可能增長約 2.1%。
- 預估 2026-2034 年,年收入 > 330 萬美元的 0.1% 富裕族群每年可增 12 萬美元稅後收入,前 1% 的人也將獲得約 3 萬美元增幅,而中位數以下及 80% 美國人所得幾乎無明顯改善,甚至實質財富可能因補貼取消而萎縮。
- 主要支出砸向國防:
- 造艦 276 億、彈藥工業 238 億、空防 232 億、軍備 155 億、核武 142 億
-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軍事佈局投入金額將持續增加,並要求亞洲各國分擔費用。
川普政策推行
- 川普今年至今政策推行速度快且有步調。
- 司法權力擴大:最高法院裁定限制聯邦法官頒布全國適用禁制令,使川普政策訴訟力廣泛提升。
- 過去聯邦法官對川普政策採取的禁制令,如國際學生簽證、預算與援助資金、跨性別醫療移民、選舉規則等,將陸續失效,行政權持續擴大。
勞動市場
- 非法移民:
- 聯邦政府發布行政命令,全面審查商用駕駛執照發放,特別針對加州等庇護州發放給不明或非法移民司機。
- 要求卡車司機必須會講英文,否則視為違規停運,因其與大型卡車致命事故年年攀升有關。
- 川普政府認為這與非法移民司機不懂英文、可能肇事逃逸或無照駕駛有關。
- 勞動力緊縮:
- 川普針對移民政策全面縮窄,並鼓勵雇用本國移民。
- 這導致即便在高利率環境下,職位空缺數不降反升,4 -5 月增加 19.11 萬個,達到 740 萬。
- 許多長期居住加州的非法移民,因害怕被捕而暫時躲藏,導致勞動力市場緊張。
- H1B 簽證收緊:
- 川普政府正大幅縮緊 H1B 工作簽證。
- 過去 H1B 旨在吸引頂尖科技人才,但近年許多非科技業 (金融、電信) 透過仲介公司低薪聘用外籍勞工。
- 花旗、Capital One 等大企業仰賴外包和派遣員工取得 H1B 名單,導致簽證初衷被違背。
- 部分大型企業如沃爾瑪,有大量承攬員工來自重複登記的仲介公司。
- 此舉導致許多仲介公司生意興隆。
- 因此,政府緊縮 H1B 是為打擊鑽漏洞行為。
- 薪資通膨:
- 儘管 AI 大量取代軟體工程師,美國薪資並未下跌,也沒有大規模裁員。
- 底層勞動力稀缺現象非常顯著,推升薪資通膨。
聯準會
- 通膨壓力:PMI 表現良好加上刺激法案,可能使通膨面臨壓力。薪資通膨的拉動是結構性改革的陣痛期,使聯準會降息充滿變數。
- 目前聯準會理事大多偏鷹派,皓哥預期川普可能提前提名鴿派 (如貝森特) 作為下任聯準會主席,藉由拉滿降息預期,使 10 年期國債殖利率無法上漲。
- 若關稅通膨並未大幅傳導,全球商品貿易的強勁增長有助於美國通膨不失控。
馬斯克與川普紛爭
- 政治蜜月期破裂,馬斯克在 X 批大而美法案並揚言組新黨,特斯拉又遭賣壓。
- 馬斯克與白宮對立恐影響特斯拉和 SpaceX 數十億美元合約。
- 皓哥認為政治不能只與理想抗爭,有時更需對現實妥協,不應過度在意已定結局,應採取對自己有利的手段。
台灣市場
台股
- +297 點至 22,553 點,由新台幣升值推動,但基本面與內需疲弱。
經濟數據
- 6 月中華經濟研究院 (CIER) PMI:跌至 49.6。
- 6 大產業中 4 個收縮,僅電子、光學及電力機械設備在 50 以上,顯示台灣產業極度分化,整體經濟樂觀情緒不佳。
- 標普 PMI:降至 47.2 < 日本 50.1、南韓 48.7、歐元區 49.5。
- 台灣出口值:持續創高,但內需如股市 ETF 量能、房地產市場卻有縮減跡象。
- 下半年挑戰:台灣下半年不論外銷或內需,可能面臨新一波挑戰。
房市
- 6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:持續年減 20%-30%。
- 建商策略:多數大建商仍在撐價,以送家電裝潢替代降價。
- 五年來,七都房價平均漲幅 > +200 萬:
- 新竹市鑑估值:1,047 萬 → 1,936 萬 (+900 萬)
- 新竹縣:1,130 萬 → 1,723 萬 (+600 萬)
- 台南、高雄:四年內各漲 >200 萬
- 房價飛漲,自備款門檻倍增:新竹市自備款從 283 萬 (2021 年) → 554 萬,年輕族群壓力大。
- 傳聞寶佳部分案子降價 15–20%,尚待證實。
- 寶佳是全台推案量最大建商,2020 年總銷 1,858 億元。
- 中古屋價格鬆動較為明顯。
- 傳寶佳要求建材供應商降價 5‒10%,共同面對市場壓力,後續仍需觀察其回應與價格變化。
皓哥笑話
29:15 黃瓜
34:50 網友看房五年進化史
- 第一年拒絕寶佳;第二年質疑寶佳。
- 第三年,接受寶佳;第四年,研究寶佳。
- 第五年,發現寶佳也買不起。
- 從 20 年來看,是不是如此呢?
- 這個就是臺灣買房的真實成長史。